如何看待婴童品牌的暴利与尴尬

更多
2009-06-09 15:06:00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1074人参与
  • 经营范围:幼儿园
  • 门店数量:579家
  • 单店投资额:20~50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婴童用品市场有个很特殊的现象:渠道收银很高,但制造环节的收银很低,整个产业规模不发达和收银分配不合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危及到婴童用品的品质与安全。

    “2008年上半年,我们要收3万元加盟费,500优惠进货提高/增加金,进货的货款不得低于5万元。”而现在,“不但收不进钱,还得倒贴钱给渠道,就这样,工厂还只能半开工,再这么下去,又有一大批工厂要倒闭了。”

    电话那头的郭华雄干笑几声后,重重地说:“对,就是有史以来很大的乱局,以前从来没出现过,非常危险!”

    郭华雄是广州艾贝婴童用品公司的副总,从2006年开始,主要负责为公司童装品牌在国内建立销售渠道。“我们以前一直为国外品牌代工,后来觉得不能老这么下去了,所以开始向国内市场发展。”

    这毕竟是一家靠外贸存活了十几年的企业,“开会的时候,管外贸的老总,声音都比我高几个调。”郭华雄一度非常郁闷,所以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导致外贸生意萎缩的时候,郭华雄还有些“窃喜”:“当时我就想,现在国内市场要受重视了吧。”

     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同样也有大批外贸企业转作内销,又开始在国内市场上互相压价,现在,连0.5折、1折的供货价都出来了。”这就是郭华雄向本刊记者讲述的“有史以来很大乱局”。

    但乱局就限于制造企业。根据本刊记者的实地调查,上海、杭州等地的婴童产品价格,并没有因为供货价的降低而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实际上,在整个婴童产业链中,“除了奶粉、尿不湿等跑量的产品经营只有5%左右,服装、玩具、生活类纺织品、家居用品的经营,较低也有30%。”德贝文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总裁david lu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德贝文公司目前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为babyone的婴童用品专业卖场,面积3000平方米。babyone其实是德国品牌,david lu说,同样大小的店,babyone在德国和奥地利开设了80家,“进入,就是因为其中的巨额收银”。

    “可是,婴童用品市场的特殊性在于,与渠道收银过高同时存在的,是制造环节的收银偏低,产业整体不发达和收银分配不合理,正在形成恶性循环。”杭州婴童行业协会会长谢宏告诉本刊记者,如今,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婴童用品产业新品牌崛起的很大瓶颈。谢宏同时也是集团董事局主席,拥有目前先进的母婴用品品牌“”。

收银并没有落在生产企业手里

     david lu提供给本刊的数据是:婴童用品中,服装销售的经营是30%;玩具、生活类纺织品的销售经营是35%;而家居用品的销售经营则高达40%。

     本刊记者在上海徐家汇商圈的港汇广场现场调查的数据是:各品牌童装的售价在178~588元之间,毛绒玩具售价在48~388元之间,电动车玩具的售价在150~55优惠之间,帽子售价在28~48元之间,模型玩具售价在199~599元之间,书包售价则在128~178元之间。

    “按照行业惯例,你在市场上看到的童装价格,一般是成本的四五倍。”谢宏告诉《望东方周刊》,但是,婴童产品制造业的平均收银只有10%左右,其中,童装的生产收银只在5%~10%之间,玩具的生产收银只有3%~5%。

    这还是平时的情况。现在,由于外贸萎缩,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哪怕是1%的收银都愿意做”。谢宏说,从行业整体层面来看,销售环节的收银普遍在5%~10%之间,其中,服装的销售收银是15%。

    也就是说,收银并没有落在生产企业手里。

    “情况其实更糟。”郭华雄告诉本刊记者,上述数据还没有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婴童产品出口萎缩后的情况。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很多企业因为出口萎缩太快,有大批库存,就有一些人,以0.5~1折的价格收购这些库存,再以品牌折扣店的名义销售出去。”

     现在,这种模式在珠三角地区已经相当盛行。对郭华雄所在企业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在免除了加盟费和提高/增加金之后,将进货的要求从5万降低到了3万,重要的是,我们原本的供货折扣是4.5折,现在变成了3.8折。”

    此外,郭华雄还想了别的办法隐性降低加盟成本,例如,免费提供加盟店所有的衣架、裤架;新加盟店开业还给报销平面海报的广告费;甚至加盟店的装修费,也可以在每次进货时,以货款6%的比例返还,一直到把装修费还给加盟商为止。“不要小看这些衣架、裤架,每个要五六元钱,一个店送60个,就是300多元。而我们现在的夏装,一件衣服销售价只有55元,供货价还不到21元”。

新品牌根本没有机会崛起

    相比而言,中间商的收银就更有扶持。

    林奇是浙江一家婴童用品集团的加盟部部长。这家集团获得了美国一个有名的卡通品牌在的“大店授权”。也就是说,他们有权生产与这个品牌的卡通形象相关的婴童产品,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招收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母婴用品加盟商,一方面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另一方面向加盟店供货获利。

    除了一次性的5万元加盟费外,供货是主要财源。一般情况下,一家店铺满货就要一次性进90万元左右的货,“我们的供货价是服装5折,玩具6折,玩偶、公仔4.5折,帽袜6折,考虑到不退换货的因素,折扣还要稍微低一些。”林奇说。

    “由于有了品牌的因素在,所以中间商的供货价就比我们高了12%,加上退换货的因素,等于纯利就高出两成左右。”郭华雄说,婴童用品市场上充斥的全国总代理、区域总经销、地区代理商等各级代理商,就是靠流通环节的层层扣利生存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你看新闻上,今天这个工厂关门了,明天那个工厂裁员了,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代理商倒闭了。”david lu说。

    但这个层层代理的销售模式,将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形成婴童产业新品牌崛起的很大障碍。

     一方面,很多外贸转内销的企业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因此新品牌的创立只能采用市场带动品牌的路线,而市场的开拓成本,也只能代理、加盟等方式分担,也就不得不采用传统销售模式。

    但另一方面,“厂家和商家的博弈始终存在着,更何况婴童生产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这又导致品牌缺乏议价能力,“别人4折,你凭什么5折,在你的品牌很小的时候,这将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谢宏说,这就是婴童产业的瓶颈所在。

    婴童用品重要的是安全属性。“一个是品质,一个是安全,但是,品质和安全都是有成本的。”谢宏说,“从目前市场上看,价格竞争是厂家争夺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一边是渠道商对利益的压缩,一边是制造环节内部的价格竞争,将使厂商根本没有能力达成品质和安全,新的品牌当然根本没有机会崛起。”

    安全检测成本已接近或超出制造成本

    对于价格局限下的品质问题,朱丹的感受明显。虽然从1985年就开始做婴童服饰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一直以国际优异做工和品质著称,但她还是在2008年的外贸转内销中“翻了船”。

    “20多年来,我都在和婴童业国际一线品牌合作,从服装外观设计、选纱、织布、染色、定型、原辅料的供给、加工甚至物流,都到了苛刻的程度。”朱丹说,她在2008年上半年,几乎是照搬了国际一线品牌的标准,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推出了自己的童装品牌。

     先是按国际标准备料生产,标准检测,再sgs认证(瑞士通用公证行,成立于1878年,世界很大的认证机构之一),“纱都是上等精梳纱;布都是精选的罗纹布、平纹布和毛巾布;染料和印花都用德国拜耳的原料,再进行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的有害物质的检测;纽扣和拉链全部是进口的ykk的;为了防止衣服内部缝头划伤宝宝皮肤,都全部进行了打枣工艺处理”。

&nb

更多
标签:
优贝乐科学馆
  • 683 关注教育
  • 14765 咨询教育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 贝乐薇尔托育
  • 欧美思教育
  • 机械公民机器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