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蒙特梭利简介

更多
2012-08-31 11:38:01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2392人参与
  • 经营范围:认证教育
  • 门店数量:120家
  • 单店投资额:20~50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玛丽亚·蒙特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简介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优先位学医的女性和优先位女医学博士。 1870 年 8 月31日玛利亚 · 蒙特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 · 蒙特梭利是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合格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不错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求学历程


  蒙特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蒙特梭利虽是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玛丽亚从孩提时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名气,不尊重,不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曾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玛丽亚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特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


  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就读。且于 1886 年时以好的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在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


  十六岁( 1886 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少有的决定 -- 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但蒙特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由于她是班上单独的女生,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家人的反对,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不过蒙特梭利却能愈挫愈勇,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优先位女医学博士。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看诊身心缺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他( jean itard )和塞贡( edward seguln )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在此期间,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贡献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 1896-1898),主要是看诊智障儿童。当时意大利把智障儿童与精神病患者一起关押在疯人院里。室内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和操作的东西;管理人员态度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蒙特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观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这种缓解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从此,她对智障儿童的看诊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认真研究了法国心理学家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她亲自翻译他们的著作,亲手抄写,以加深理解,伊塔和塞根是19世纪训练心理缺陷儿童的有名人物。伊塔曾在1800年对一个早年被丢弃后在森林中长大的“野孩”进行看诊,并发表了实验报告。塞根继承了伊塔的事业,提出“生理教育法”,主张对身体有残缺和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他著有《痴呆的精神看诊、保健与教育》和《痴呆及其生理看诊方法》。伊塔和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影响了蒙特梭利。她认为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先导。


  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特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向社会呼吁,智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蒙特梭利发现,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如感官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定,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没有掌握语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会获得更显著的感觉。于是,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01年,蒙特梭利离开精神看诊学院,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4-1907年,她担任罗马大学人类学教授,并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成《教育人类学》一书,于1908年出版。


  1907 年蒙特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感觉;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1909年,蒙特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引进了蒙特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特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特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新。


  1929年,“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特梭利任会长。此后,10多个相继成立了“蒙特梭利学会”。从1929年至1951年蒙特梭利逝世前,“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召开了9次大会,蒙特梭利连任9届大会主席。到1952年蒙特梭利逝世时,欧美和印度等地都建立了蒙特梭利学会,“儿童之家”则遍及世界各地。 优先次于1929年在丹麦的艾尔斯诸举行; 第二次于1932年在法国的尼斯; 第三次于193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第四次于1934年在意大利的罗马; 第五次于1936年在英国的牛津; 第六次于1937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 第七次于1938年在苏格兰爱丁堡; 第八次于1949年在意大利的山瑞穆; 第九次于1951年在英国的伦敦。 蒙特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她生前曾经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她的热爱与尊敬。例如,法国授予她 “荣誉社团会员勋章”;她的故乡安科纳和米兰等地授予“荣誉公民”的称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授予她“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苏格兰教育研究院授予她“荣誉院士”职位。


  1949、1950、1951年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

 

  教育理念


  概述


  蒙特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制造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儿童发展观


  蒙特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特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特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特梭利肯定,创造合格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解决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特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特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特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特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合格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特梭利强调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特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27页)。而在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合格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特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特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应该如何看待蒙特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特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蒙特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说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特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特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经典语录


  1、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2、人类的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3、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4、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5、儿童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自由的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6、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7、成人应该敬畏儿童。
  8、只要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的显现出来了。
  9、我们现在看到的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
  10、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如果您愿意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我们定会永远支持您!


  上海蒙特梭利智慧之选管理有限公司  
  总机:021-61814888
  传真:021-61408752  
  地址:上海市共和新路3737号共和国际商务广场b座14层(15a)  
  玛利娅 蒙特梭利招商页面:

更多
标签:
优贝乐科学馆
  • 654 关注教育
  • 13238 咨询教育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
猜你喜欢
  
  • 贝乐薇尔托育
  • 欧美思教育
  • 机械公民机器人教育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